北京大栅栏(大栅栏街道:新光芒,新请缨上岗)
这十年
是展绘古都新画卷的十年
这十年
这十年
是展绘古都新画卷的十年
这十年
是打造老街新风貌的十年
这十年
是焕发文化新活力的十年
这十年
是群众收获新幸福的十年
......
回首党的十八大以来
这奋进、坚守的十年
大栅栏全体党员干部
用实干与创新践行着
“当好红墙卫士 守好百姓日子”
的铮铮誓言
用付出与努力守护着百年街区
不断闪烁着时代高歌的熠熠光辉
党建引领
传承“红色基因”
大栅栏街道全面激活基层党建“红色基因”,树牢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深化 “一核四力四品牌” 基层党建模式,擦亮 机关党建“微系列”、社区“党建四合院”、区域化党建“红色坊间”、跨区域党建“流动的红墙卫士” 四大特色品牌,打造了 厂甸11号院党群共建欢乐之家、“乐+生活馆”、立体化“党建四合院”、“魅力煤东百姓之家”“大家小院”等 微空间改造项目,让老旧空间焕发新活力,凝聚新人气。“四合院”里讲起微党课,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持续聚焦群众身边的两个“关键小事”,迈出了党建引领物业的新步伐,让居民幸福生活有了新模样。






环境治理
提升“街巷颜值”
从街区治理到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区,大栅栏街道在街区环境秩序上下足“绣花功夫”, 从杨梅竹斜街入选“北京十大最美街巷”到大栅栏商业街、前门西河沿街、煤市街改造提升工程,从百花园、京韵园等小微公园亮相到“文化新地标”北京坊落成, 多年来,大栅栏已成为首都旅游观光的“必经打卡胜地”。在精雕城市容颜的同时,大栅栏狠抓拆违等重点工作,持续打击整治黑三轮、流动小商贩等违法经营行为,推行垃圾“不落地”,从“面子”到“里子”让老城旧貌换新颜,群众生活绿色又宜居。






用心守护
安全“加倍保障”
在安全守护上, 三家小型消防救援站 落户“大栅栏”,强化落实了火情“秒级响应 分钟处置”的响应机制,体现了大栅栏应急响应“速度”;楼房区启用 智慧门禁系统 ,“电子哨兵”上岗,加强了大栅栏安全“力度”;疫情期间,大栅栏人纷纷化身 “大白”“小蓝” ,助力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提升了大栅栏“温度”;每逢重大活动服务保障期间, 平安志愿者请缨上岗 ,一身“志愿红”成为街巷里最美的“风景线”。




便民服务
跑出“关爱速度”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大栅栏人始终将群众的“表情包”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晴雨表”。“一条热线”联通千万家,“一张圆桌”汇聚大能量,探索创新了接诉即办“圆桌工作法”,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便民服务不断升级, “1512+”养老服务体系 更加完善,为地区居民提供了养老救助一对一服务, “线上订餐”“一键呼”等 多项内容开启了智慧养老新模式。在增设 健身器材、阅读室、老年餐厅 的基础上,地区 便民菜站、政务服务大厅、无障碍设施 也随着居民需求不断丰富、改善、更新,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丰富内涵
擦亮“大栅栏金名片”
古都情韵,历久弥香,这里有历史留下的印记,有文化传承的脉络,更有新时代注入的新活力。连续10年举办 “魅力大栅栏”摄影展、“爱在大栅栏”榜样评选表彰活动, 作为“综合包户”志愿服务发源地,大栅栏志愿服务薪火相传、蓬勃发展近40年,持续传递厚植家国情怀,树立精神文明新风尚。 连续6年创新开办文化体育节,打造出“胡同微马”“品悦文化学堂”等特色品牌, 不断丰富地区居民文化生活。 发挥大栅栏“京剧发祥地”地域文化特色,举办多场梨园文化系列演出, 不断传播传统文化、传承国粹文脉。





新时代绽放新光芒,新长征路上谱写新篇章。这十年,大栅栏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大栅栏地区的各项事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接下来,大栅栏人将继续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来源:魅力大栅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