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时间(1900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间)
1900年6月,八国联军自沿海地区伸进京城。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上海、天津及北京均陷落至联军占领。科举考试的万寿山,改为为家具店,被烧了十天十夜一片废墟,这座由清朝乾隆帝建成的著名园林——圆明园,更是不幸遭受劫难。1900年10月18日,八国联军摧毁圆明园,一把火烧成灰。园内所陈列的珍品、收藏的书籍、文物等以及积累了200多年的历史价值,都被毁于一旦。
背景

圆明园是清朝乾隆帝为庆祝自己六十岁华诞而修建的著名园林之一,园内收集了大量名画、瓷器、钟表、雕塑等文物,并且借鉴了中西文化的特点。圆明园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而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其中一条要求是削减清王朝的一切特权。由于清政府的无能和不作为,外国势力得以在京城肆意妄为,圆明园所在的海淀成为联军的主要营地。这时,慈禧太后命令将许多珍贵的文物、艺术品藏于圆明园内,以便保护它们免于被洗劫。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挽救文艺珍品的命运。
过程

1900年10月18日晚,八国联军即将从北京撤走,他们选择在此前一天烧毁圆明园。这起恶行首先表现在盗窃圆明园内的珍贵文物上,后来,他们开始投掷火把,烧毁各个馆殿。圆明园墙被推倒,水道被堵塞,水无法灭火,许多园内建筑被烧成灰烬,无数文物名胜也被毁坏。据《大公报》所披露的信息,当时八国联军已派出一支名叫“地狱团”的队伍,特意负责在北京内围的各处纵火。
影响

圆明园烧毁对中国的影响深远。对于那些在中国长大、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年轻人们,这起事件令他们感到痛心,而且成为中国民族自尊心的一个重要缺失。圆明园烧毁后,中国文物损失惨重,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其中不乏汉朝秦始皇、唐太宗李世民的品物,更有一些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表明的宝物。八国联军对于中国文化的历史遗存破坏,对于世界文化史都是一个永恒的耻辱。
教训

圆明园的烧毁,揭示出中国的弱点在于国力不强,而这是需要人民自己去完成的。对于中国文化的保护,不光是政府责无旁贷,更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只有增强国家的综合力量,强调国家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的文化遗产。
结论

圆明园的火,犹如一把无形的刀,从中国人心中割去了一件件重要的文化宝藏。这场悲惨的事件,以极度残忍和无人性的方式表现了列强强权政治的历史罪恶,对于中国甚至整个东方世界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统构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我们必须从这场灾难中认识到文化的无价不仅仅体现在历史上,更是当代重要的财富,还有人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与方式去珍惜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