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妹的摩托车(鼎湖区广利街道个体劳协党支部创新主题党)
摩托车维修师傅、养殖企业经理、药店老板……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方的他们,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聚集在一起,拧成一股绳,释放出强大的力量。面对需要帮
摩托车维修师傅、养殖企业经理、药店老板……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方的他们,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聚集在一起,拧成一股绳,释放出强大的力量。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们,他们慷慨热情地伸出双手,他们做的每一件事情,具体而实在。这个把他们凝聚在一起的组织叫做 鼎湖区广利街道个体劳协党支部
▼▼▼
做生意不忘党宗旨

广利个协党支部于2000年成立,
是鼎湖最早成立的个体劳协党支部。
当时,不少工厂党员下海经商,
成了个体户,但党组织关系却没理顺,
早就习惯的组织生活不得不暂时中断。
广利个协党支部书记 苏志健:
当时我们总感觉缺了点什么,于是就与几个党员朋友一起向上级申请,建立起鼎湖区广利街道个体劳协党支部,为大家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建立初期,
党支部还没有办公场所,
个协党员常常在苏志健经营的
顺和达摩托车维修店里
开支部党员大会。

△十九年过去,现在的广利个协党支部已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这里也成了个协党员们“温暖的家”
党员们白天要经营生意,支部为加强与这批“主力军”的沟通,创新主题党日形式,设置“个协夜话”站,每周利用晚上休息时间,采取交流对话、现场解答、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听取个体户会员的意见建议,现场解决和答复个体户会员的热点难点问题,交流共享创业致富的信息。
苏志健:党支部是我们的家,有家在我们就心安。
一心为民办实事

从毛头小子到而立之年,
从无业青年到企业经理,
梁铁成永远忘不了
个协党支部带给他的帮助。
梁铁成:刚毕业的时候对前途很迷茫,是党支部的大哥大姐们主动邀我参加公益社会活动,并给我提供市场信息和资金帮助,在事业低谷的时候不断鼓励我。
在党支部的引导教育下,
梁铁成的思想、行动发生了巨大变化,
事业也越干越有起色,
顺利成立了养殖企业,
并常主动上门为广利困难个体户
送资金、送货源,
无偿为他们进货送货,
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梁铁成:在创业过程中,我得到过党支部的帮助,现在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别人,非常有意义。

“有困难找个体劳协党支部。”
是当地群众的口头禅。
多年来,广利个协党支部
发挥支部成员行业领域优势,
积极创建“红色+公益”的党建品牌。
近三年,支部自筹近7万元资金
扶持街道的同行和贫困户,
并资助3名贫困学生完成大学学业。

协会会员李三妹丈夫谢均涛
长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
轻微脑卒中等疾病,
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因此,养家糊口的重任
落在了李三妹的身上。
既要照顾家庭,又要经商,
令李三妹常常应接不暇。
李三妹:协会党支部成为了支撑我生活下去的重要力量。

多年来,协会党支部内部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要谁有空,谁就上门帮忙照看李三妹的丈夫。此外,李三妹的女儿顺利考上大学,广利个协党支部和民政部门积极沟通,成功申请免除学费,并且每月提供生活费用补贴,令她能够继续完成学业。
党员成先锋

“广利的大事小事都与个协党支部有关。”
在广利从事文具经营的共产党员卢桂霞说。

鼎湖创文前,广利街道的商铺长期将货物堆在路面,占道经营成为常态。创文期间,个协党支部与街道商铺沟通协商,主动搭起个体户与区委、区政府的桥梁,劝导大家配合创文工作,鼓励入室经营。

△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苏志健:一开始个体户都不理解,但后来见到街道越来越宽敞,环境越来越整洁,都纷纷为创文竖起了大拇指。
个协党支部始终坚持
以“党建引领·互融并进”为遵循,
紧紧围绕区委、政府脱贫攻坚、
创文、维稳等中心工作,
以服务助基层、以诚信优环境、
以结对扶贫弱,
积极融入区域共驻共建体系。

△党支部积极组建了健身操队和姐妹舞蹈队,每逢节假日,在广利街道文化广场就能看到他们的专场演出
2018年,广利个协党支部被肇庆市委
授予 “先进基层党支部” 荣誉称号;
2019年,被市“两新”组织党工委确定为
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单位 。

△2018年,广利个体劳协关工委校外教育基地举行揭牌仪式
广利个协党支部所做的惠民实事让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去年,就有6名个体户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过去我们想发展党员比较困难,现在个体户都要主动申请入党。” 苏志健告诉记者,党支部 正式党员从个位数发展至31人,入党积极分子6人 。

个体户陈伟志今年被确定为发展对象,
他说:“ 个协是一个有正能量的大家庭,
希望入党后,能为身边的人做点实事 。”
西江网全媒体记者 岑永龙 梁剑平
鼎湖发布编辑部
投稿邮箱:zqdhf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