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炼油(未来4年内,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淘汰1.5亿吨)
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通知》中,明确规定了未来10年内,
为了应对“
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通知》中,明确规定了未来10年内, 为了应对“碳达峰”总体行动目标,在各行业中制定了总体的发展部署,其中重点包括能源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
《通知》明确要求, 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 。
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这将对中国化工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首先,炼油产能继续淘汰是总体必然趋势。
按照最新炼油产能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有望达到9.1亿吨/年,连续几十年出现正增长。如果按照《通知》要求, 至2025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年,那么还有9000万吨/年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发展空间 。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目前炼油产能不变的前提下计算, 未来4年内,仅能满足9套1000万元/年的炼油装置投产,或者4-5套2000万吨/年的炼油装置投产 。
但是,事实却给了中国炼油工业“当头一棒”。
根据统计, 至2025年,中国将会有15套炼油装置相继投产,总计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新增规模将会超过2亿吨,其中2000万吨/年及以上的装置有5套,1000万吨/年及以上的装置有14套之多。
未来5年内,炼油装置重要的代表性企业有:盛虹石化、浙江石化二期、广东揭阳石化、唐山旭阳石化、镇海炼化扩能项目、山东裕龙石化等。
如果按照目前在建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常投产前提下,中国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会接近12亿吨/年,与《通知》要求的10亿吨/年, 超额2亿吨/年 。
未来10亿吨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会是一个“硬指标”, 国家会不惜一切代价来实现这一指标。
但是,拟在建项目均为目前国家正常审批的项目,不可能取消或规模缩减,所以,这就产生了矛盾,拟在建项目和总体控制水平的矛盾。 对落后和小规模装置的淘汰,将会是中国炼油规模予以实现的主要方式 。
那么,在10亿吨的总体目标下,和拟在建规模接近2亿吨的水平下, 未来4年内,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会淘汰1亿~1.5亿吨水平,才能实现10亿吨的发展目标。
其次, 淘汰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落后产能,将会主要集中在山东地区。
根据目前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分布来看,山东地区是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装置聚集规模最大的地区,2020年底山东一次加工能力超过2.4亿吨,与第二位的辽宁省相比,超过了1亿多吨。
截至2020年中国原油一次加工分省份对比

根据2018年11月山东省印发的《关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通知》中提到, 倒逼落后产能市场出清,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力争到2022年炼油能力在300万吨及以下的地炼企业产能整合转移,到2025年将500万吨以内的炼油产能分步进行整合转移,全省炼油行业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9000万吨/年左右 。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山东省《关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通知》中设定的目标, 至2025年的一次加工能力将会降低至9000万吨/年,较2021年淘汰整合1.5亿吨/年 。
从这个目标可以看出,以国家纬度至2025年实现10亿吨一次加工能力目标前提下,需要淘汰1.5亿吨产能,而山东省设定的原油一次加工目标,也恰巧要淘汰1.5亿吨产能。
事实上,山东省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在2.4亿吨,是在2020年底统计的有效产能,并不包括裕龙石化2000万吨/年装置。 如果考虑裕龙石化2000万吨/年装置,山东地区实际要被整合淘汰的原油一次加工装置要达到1.7亿吨规模 。
目前山东省唯一在建的炼油装置,只有烟台南山裕龙石化,计划在2023年前后投产,并且,裕龙石化还规划有二期2000万吨/年装置。虽然裕龙石化是经过山东省政府协调各方力量对山东地炼的一次整合、汇总和升级,代表了山东省的重要地方炼化一体化项目,极有可能也是山东省最后一套炼油装置的投产。所以, 哪怕是整合和淘汰,裕龙石化也将如期建设投产 。
这将给山东其他地方炼厂带来怎样的影响?
假设至2025年山东省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可以有效控制在9000万吨/年,其中包括裕龙石化一期2000万吨/年,那么留给地炼和主营企业的规模在7000万吨/年。但是,齐鲁石化1300万吨/年,青岛大炼油1700万吨/年,济南炼厂750万吨/年,这三家企业已经占据了3750万吨/年,剩余的配额仅有3250万吨/年。所以,将这些配额平均分配到剩余的60家,平均一家企业配额仅有不足50万吨,这也是不现实的分配方法。但是, 如果按照500万吨/年的控制产能水平来看,剩余配额也仅有维持6-7家炼厂的发展。
从全国总盘子来看,中国的炼油规模将会按照小规模装置及落后产能来划线处理,并非集中在山东地区炼油企业。但是, 山东作为地炼最为集中的地区,山东炼油企业也将会率先面临整合和淘汰 。
最后, 未来4年内,中国炼油装置将面临大范围的淘汰、整合浪潮。
根据目前来看,如果至2025年内中国炼油产能控制在10亿吨/年,那么小规模企业,落后产能将会集中被淘汰或整合。
何为小规模企业和落后产能? 可以简单粗暴的将500万吨/年以内的装置,都视作小规模企业和落后产能 。
根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 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小于500万吨/年装置数量,达到了115套,占到了总炼油企业数量的64%,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小于500万吨/年的总产能规模在2.4亿吨左右 。
如果按照规模排序来看,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小于500万吨/年的装置2.4亿吨中,将会有1.5亿吨很大概率面临被淘汰和整合的可能。
所以,保守估计, 将会有超过60套小规模的炼油企业,将会在未来4年内面临整合和淘汰 ,其中分布在全国各个省份,而山东省将会是整合和淘汰的重灾区。
来源:化工平头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