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农谚是农民积累的农业经验的体现,其中蕴含了大量的物候知识,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些农谚吧。
“花生秧一长,大水库就满”

这句话包含了关于花生的物候知识,因为花生在生长过程中

农谚是农民积累的农业经验的体现,其中蕴含了大量的物候知识,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些农谚吧。

“花生秧一长,大水库就满”

包含物候知识的农谚(有关物候的农谚及其包含的物候知识)

这句话包含了关于花生的物候知识,因为花生在生长过程中要求水分充足,因此如果花生秧一长,说明当时水分充足,而水分充足则说明天气相对潮湿,这也就是一种关于气候的物候知识。

除此之外,这句话中还蕴含了水利建设的知识,因为如果水库满了,意味着下雨量较大,而灌溉也需要充足的水源,因此水库满了可以提供灌溉所需的水源,这同样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白露下,细雨收”

包含物候知识的农谚(有关物候的农谚及其包含的物候知识)

这句话是关于天气的物候知识。白露是秋季常见的气象现象,白天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地面散失的热量比较多,地表温度会低于空气温度,这就导致了空气中饱和水汽逐渐凝结成白露。而细雨则是一种大气湿度较高、空气比较稳定的天气现象,所以在白露天气后,如果出现了细雨,那么说明下一段时间里将会有比较稳定的阴雨天气,这样的天气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帮助。

“芒种豆瓣鼓,农家忙不顾”

包含物候知识的农谚(有关物候的农谚及其包含的物候知识)

这句话体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物候节气——芒种。芒种是夏季的第9个节气,是大暑后的第二个节气。芒种时期,农家要进行大量的农事活动,而豆瓣鼓是农家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乐器。这是因为芒种时节,天气非常炎热,要进行田间耕作就需要在早晚的稍微凉爽一些的时间进行,因此农民们通常在早上凌晨出发,下午收工,晚上就会聚在一起跳豆瓣鼓,这也是芒种时期的一种民俗现象。

“百花齐放”

包含物候知识的农谚(有关物候的农谚及其包含的物候知识)

这句话是关于春季物候的。在春天的时候,由于阳光的温暖和大地的渐渐回暖,许多花卉开始陆续开放,引来了蝴蝶、蜜蜂、蜂鸟等各式动物前来采蜜传粉,因此“百花齐放”也是春天的一个美丽景象。这段时间也是春季出游和赏花的好时间,各地也会举行庆祝春节和赏花等活动。

“大寒小寒的事情办,蛰到小暑又困难”

包含物候知识的农谚(有关物候的农谚及其包含的物候知识)

这句谚语提示我们此时做大事,以此可以看出大寒和小寒的天气适宜,是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干燥,容易适应工作。而小暑到腊月时,事业常常处于一个相对平静的状态,这也是因为这时气候干燥加上干燥寒冷的天气,会让人比较困难和疲惫。


通过这些农谚,我们能深入了解到与农业相关的物候知识,这对我们认识自然、了解气象、掌握生产技巧都有极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