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元素周期律教案第一课时人教版摘要:
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是指在元素原子序数递增的情况下,元素性质呈现出周期或周期性变化。这份教案将会介绍元素周期律的

元素周期律教案第一课时人教版摘要:

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是指在元素原子序数递增的情况下,元素性质呈现出周期或周期性变化。这份教案将会介绍元素周期律的构造、特点和应用。

一、元素周期律的构造

元素周期律教案(元素周期律教案第一课时人教版)

1.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是将所有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成的表格,通常由主族、副族、过渡族和稀有气体族等进行分类。

2.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每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其原子核中所含有的质子数。

3.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元素周期表可以分为周期和族两个方向,周期表示元素的化学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而族则表示元素原子内外层电子排列的规律。

二、元素周期律的特点

元素周期律教案(元素周期律教案第一课时人教版)

1. 元素周期律的周期性:元素周期律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如电负性、原子半径等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变化而周期性变化。

2. 元素周期律的阶梯式变化:元素周期律的阶梯式变化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性质并不是稳定的周期律变化,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呈现一个变化趋势。

3. 元素周期律的相似性:元素周期表中相邻的两个元素有着很多类似的化学性质,这种相似性主要由它们在同一行或同一族中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决定。

三、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律教案(元素周期律教案第一课时人教版)

1. 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元素的识别及分离中的应用:根据元素周期律的性质周期性变化,可以利用元素的不同性质将元素与其它化学元素区分开来,例如利用硫酸和铜的反应可以分离出Ag和Cu。

2. 元素周期律在新元素的预测中的应用:根据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可以预测出尚未被人类合成的元素的名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反应机理的解释中的应用: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相似性,可以得到不同元素的反应机理之间的相似性,从而深入掌握化学反应机制。

四、元素周期律的发展历程

元素周期律教案(元素周期律教案第一课时人教版)

1. 门捷列夫的周期表:在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首次提出具有周期性的化学性质的周期表。

2. 麦克斯韦和莫泰的周期体系:在1870年代,英国化学家麦克斯韦和德国化学家莫泰独立地提出了具有周期特征的体系

3. 潘谷兹表格:在1913年,德国化学家潘谷兹提出基于电子结构的周期表格。

4. 特柏里的长周期表:在2008年,美国化学家特柏里献身构建基于量子力学的新型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