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河北省邯郸市已经有3100年的建城史,是我国唯一没有改过名字的城市,在市区东北有一处天然洼地——永年洼,是华北第三大洼淀。







历史上的永年洼风景秀美,

河北省邯郸市已经有3100年的建城史,是我国唯一没有改过名字的城市,在市区东北有一处天然洼地——永年洼,是华北第三大洼淀。

历史上的永年洼风景秀美,波光潋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北国的"鱼米之乡",被喻为“第二个华北明珠”。

洼淀常年积水,不易渗透,水中微生物丰富,水质优良,历史上就是个天然的水产养殖场。为防水患,保护广府古城,在永年洼周围筑有大堤圈,历代都修筑加固,保存完好。洼地周围多为稻田和天然草场,护城河可植菖蒲、可养鱼。

由于盲目开发、气候变化以及滏阳河水污染等,永年洼的自然风貌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水域面积也日益缩小,从先前的4.6万亩锐减到了1万多亩,千亩苇荡、万波碧倾的胜境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永年洼正中央广府古城保存得相当完好。近年来,经过当地政府的修复,已经成为一个著名旅游景点。

始建于2600多年前的广府古城,水圆城方、万亩苇塘,是中国北方少有的江南式小城。

古城墙为明代时重修,基本完整,高12米、宽8米,城内面积1.5平方公里,周长有九里十三步之说。

明代时有四瓮城和四城门,每道城门上都建有城门楼,四个角有角楼。城墙上有二十六座铺舍,一千五百七十二处垛口,东、西、南、北四座门外都建有瓮城。因为瓮城的城门上也有城门楼,所以有“四门八楼”之称。现在仅剩下东门和西门的瓮城,城门楼和角楼均不复存在。

围绕古城墙的护城河,宽70-120米,水深2-3米,两岸遍植垂杨柳、终年水波荡漾。

隋末夏王窦建德和汉中王刘黑闼曾在此建都,以后为历代王朝的郡、州、府、县治所。

这里除了气势宏伟、古朴沧桑的古城墙,城内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小巷道,有清晖书院、城隍庙、文昌阁等。这里还是杨式、武式太极拳的发祥地,有太极宗师杨露禅、武禹襄故居。

城外有端庄秀丽、结构独特的弘济桥;有历经风雨、引人探究的毛遂墓;有布局合理、建造考究的西八闸;有建于隋唐时期、用于战略防御的藏兵洞等。

弘济桥的形制大小与赵州桥大致相同,相传是鲁班的妹妹和鲁班比赛修成的,堪称是姊妹桥。弘济桥不但是冀鲁两省的交通要道,又是一座有着极高欣赏价值的艺术之桥,34块栏板和望柱上的浮雕都雕刻得精美绝伦。